时间: 2025-04-26 04:5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0:54
严陵濑:这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位于**浙江省桐庐县的一个地方,因东汉时期的隐士严光(字子陵)曾在此隐居而得名。严光是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的朋友,刘秀称帝后,严光拒绝出仕,选择隐居于此,因此这个地方被称为严陵濑。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严陵濑常被用来象征隐逸、高洁和不慕名利的品质。例如,古代诗人在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时,可能会提到严陵濑。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严陵濑可能不常被提及,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旅游或文化话题时。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地理学或旅游学等领域,严陵濑可能会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或旅游景点被提及。
同义词:隐居地、隐士谷、隐逸乡 反义词:繁华都市、政治中心、名利场
词源:严陵濑的名称来源于东汉时期的隐士严光,他在此隐居,因此得名。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严陵濑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隐逸和高洁的生活方式。
在**文化中,严陵濑象征着隐士文化和高洁的品质。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提到严陵濑,我联想到的是宁静的山水、悠闲的生活和超脱世俗的情怀。这种联想让我感到平静和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严陵濑更多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或学*历史时遇到的词汇。它让我对隐逸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严陵濑畔水悠悠,
隐士高风千古留。
名利场中何所羡,
一蓑烟雨任平生。
视觉联想:严陵濑让我联想到一幅山水画,画面中有静谧的河流、苍翠的山峦和几间简朴的茅屋。 听觉联想:可能是一首古筝曲,旋律悠扬,仿佛在诉说着隐士的宁静生活。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严陵濑这样的词汇,但隐士文化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世界各地都有体现,只是表现形式和名称不同。
严陵濑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代表了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参照点,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和高洁品质。
1.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
2.
【陵】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陵,大阜也。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 、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 《易·渐卦》-鸿渐于陵。 、 《聊斋志异·促织》-古陵蔚起。
3.
【濑】
从沙石上流过的水。
【引证】
《说文》-濑,水流沙上也。 、 《楚辞·九歌·湘君》-石濑兮浅浅。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北揭石濑。 、 《论衡》-溪谷之深,流者安洋;浅多沙石,激扬为濑。
流得很急的水;急流。
【引证】
《淮南子·本经》-抑淢怒濑,以扬激波。 、 《文选·左思·吴都赋》-混涛并濑。 、 《魏都赋》-石濑汤汤。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涖涖下濑。 、 《汉书·扬雄传上》-何必湘渊与涛濑。
1. 【严陵】 即严光。光字子陵,省称严陵。东汉会稽馀姚人。少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秀即帝位后,光变姓名隐遁。秀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富春山◇人称他所居游之地为严陵山﹑严陵濑﹑严陵钓台等。诗文中常用其事; 即严陵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