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0:11
词汇“[夭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夭疾”进行深入分析:
“夭疾”字面意思是指早逝或早死,即未成年或未到正常寿命就因疾病而去世。其中,“夭”指的是未成年而死,“疾”则是指疾病。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词、史书、医书中,可能会出现“夭疾”这个词,用以描述不幸早逝的情况。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已经很少使用,通常会被“早逝”、“夭折”等词汇替代。
“夭疾”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夭折”、“早逝”等词汇来表达相似的意思,因此“夭疾”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早逝的哀悼是一种普遍的情感。因此,“夭疾”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常常带有悲伤和哀悼的情感色彩。
提到“夭疾”,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以及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和哀伤。
在现代生活中,“夭疾”这个词已经很少被使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为通俗的词汇来表达早逝的意思。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使用“夭疾”来营造一种古典和哀伤的氛围,例如:“在那古老的庭院中,流传着关于夭疾的传说,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哀愁。”
由于“夭疾”带有悲伤的意味,可以联想到一些悲伤的音乐和画面,如葬礼上的哀乐和黑白照片。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可能会用“premature death”或“untimely death”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夭疾”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古代文化中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