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56:36
词汇“[夭疫]”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夭”通常指早死或夭折,而“疫”指流行病或瘟疫。因此,“夭疫”可以理解为因瘟疫导致的早死或夭折。然而,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可能在一些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出现。
1.
【夭】
(象形。小篆字形,象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大而屈其首,指事,申者,腰之直,夭者头之曲。-夭,屈也。 、 《论语》-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毋附竿。
【组词】
夭英
短命,早死。未成年而死。
【引证】
《释名》-少壮而死曰夭。 、 《礼记·王制》-不殀夭。 、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 《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夭其稚枝。 、
【组词】
夭札、 夭死、 夭厉
2.
【疫】
(形声。从疒(chuáng),役省声。本义:瘟役)。
同本义。急性传染病流行的通称。
【引证】
《说文》-疫,民皆疾也。 、 《字林》-疫,病流行也。 、 《史记·天官书》-氐为天根生疫。 、 《汉书·刑法志》-鬻棺者欲岁之疫。 、 《礼记·月令》-果实早成,民殃于疫。
【组词】
时疫;疫死、 疫旱、 疫症、 疫疠、 疫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