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4:08
词汇“像赞”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像”通常指形象、图像或相似之物,“赞”则表示赞美、称赞。因此,“像赞”可以理解为对某人或某物的形象或表现给予的赞美。
“像赞”可以解释为对某人或某物的形象、外观或表现给予的正面评价和称赞。
由于“像赞”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物的外貌或行为受到的赞美;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像赞”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像”和“赞”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像赞”可能用于强调对某人或某物的形象或表现的正面评价。例如,在艺术展览、表演艺术等领域,可能会听到这样的表达。
“像赞”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涉及到对某人或某物的赞美和认可。这种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共鸣。
由于“像赞”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我在艺术展览中看到一幅特别喜欢的画作,我可能会用“像赞”来形容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像赞”:
晨曦中的花朵,
绽放着生命的光辉,
路人的目光,
投以像赞的温暖。
结合图片,想象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人们驻足欣赏并发出“像赞”的声音,这种场景会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听觉上的愉悦。
由于“像赞”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aise for the image”或“compliment on the appearance”。
“像赞”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范围有限,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有效地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形象或表现的赞美。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1.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
2.
【赞】
(会意本义:进财货以求谒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玉帛雉羔雁之属皆贝类。贝者,佐见之具。-赞,见也。 、 《说文》锴注-进见以见为礼也。
【组词】
赞谒、 赞献、 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