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2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20:11
“就职视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官员上任并开始履行职责。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正式开始担任某个职位,并开始处理与该职位相关的事务。
在文学作品中,“就职视事”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重要角色的上任,强调其责任和使命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场合或新闻报道中,它是一个恰当的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政治、行政管理等,这个词汇经常被用来描述官员或管理人员的就职过程。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上任”更侧重于开始担任某个职位,而“就职视事”则强调开始履行职责。
“就职视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官员上任的仪式和程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官员的就职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往往伴随着各种仪式和庆祝活动。因此,“就职视事”这个词汇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反映了社会对官员职责和行为的期待。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式和庄重。它让我联想到责任、权威和秩序,以及新开始带来的希望和挑战。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见证过几位同事的就职视事,每次都感受到一种新的动力和团队精神的提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新官就职视事,万象更新,人心振奋。”
想象一下,一位官员在庄严的音乐中步入办公室,周围是期待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这个场景就是“就职视事”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sume office”或“take up post”,它们在意义上与“就职视事”相似,但可能在文化内涵上有所不同。
“就职视事”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正式且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职位变动,还强调了随之而来的责任和使命。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非常重要。
崔子称疾不视事。
蒋介石很高兴,觉得汪精卫还算识趣,遂发表~通电全国。
1.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2.
【职】
(形声。从耳,只(戠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职,记微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
3.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
4.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