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8:23
“就虚避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接近虚幻而避开真实”。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情况时,选择逃避现实,采取不切实际或不直接面对的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就虚避实”常用来描述人物的心理状态或行为方式,如某人面对困难时选择逃避而非正面解决。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不切实际或逃避责任的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分析个体或组织的行为模式。
同义词中,“逃避现实”强调的是对现实的回避,而“避重就轻”则侧重于选择处理简单的问题而避开困难的部分。反义词则强调直接面对问题和实际情况。
“就虚避实”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务实和现实主义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成为描述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因此“就虚避实”往往带有贬义,被视为一种不负责任或不成熟的行为。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教育和商业领域。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通常与逃避责任和缺乏勇气联系在一起。在表达时,我会用它来批评那些不愿意面对现实问题的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他在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时总是采取就虚避实的方式,结果导致项目延误。这个经历让我更加重视团队成员的务实和责任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现实的荆棘丛中,他选择了就虚避实,梦想的翅膀在逃避中逐渐凋零。”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迷雾中徘徊,试图避开前方的障碍。听觉上,可能是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逃避现实的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voiding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避开房间里的大象),意思是指避开明显但难以处理的问题。
“就虚避实”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批评那些不切实际和逃避现实的行为。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尤喜用间谍,混入敌营,又能取远势,声东击西,~。
1.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2.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
3.
【避】
(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避,回也。 、 《苍颉篇》-避,去也。 、 《国语·周语》-无乃实有所避。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书生避雨檐下。
【组词】
避风雨;避秦、 避言、 避宅
4.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