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1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13:18
“一干”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一干”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军事语境,指代一支军队中的主要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扩大到更广泛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一干”常带有一定的权威和正式性,特别是在法律和官方文件中,它强调了相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和角色。
“一干”给人的感觉是正式和权威的,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严肃的会议、重要的决策或法律案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干官员”被提及,这让我意识到这个词在描述官方**时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在诗歌中,“一干英雄,共赴沙场,誓言如铁,心比金坚。”
想象一群穿着正装的人在严肃的会议室中讨论重要事务,背景音乐可能是低沉而庄重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ey personnel”或“main players”,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传达了类似的核心成员的概念。
“一干”是一个具有特定语境和正式性的词汇,它在描述一群人中的核心成员或与某一**直接相关的人员时非常有用。了解其使用背景和语境对于准确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至关重要。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