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1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16:53
“恶脸”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表现出恶意、不悦或敌意的面部表情。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愤怒、厌恶或其他负面情绪而扭曲的面孔。
在文学中,“恶脸”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性格特征,或者作为一种戏剧性的手法来增强情节的紧张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突然变得不友好或敌对。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面部表情研究中,“恶脸”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情绪表达模式。
同义词:凶相、怒容、恶相 反义词:笑脸、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具体情境的使用。例如,“凶相”可能更强调威胁性,而“恶脸”则更侧重于表情的负面性质。
“恶脸”这个词的词源相对直接,由“恶”(负面、不好的)和“脸”(面部)组成。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的使用可能随着社会对情绪表达的认知变化而有所调整。
在某些文化中,面部表情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沟通方式。因此,“恶脸”可能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解读和重要性。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保持面部表情的平和被视为一种礼貌。
“恶脸”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和不安全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冲突或不愉快的情境,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某人因为压力或不满而露出恶脸,这时候理解和适当的反应可以帮助缓解紧张的气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恶脸”来描绘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他的心中藏着风暴, 恶脸下是未言的痛。
结合图片,一张表现出强烈负面情绪的面孔可以很好地诠释“恶脸”。在音乐中,某些低沉或紧张的旋律可能与“恶脸”的情感相呼应。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负面面部表情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通常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frown”或“scowl”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表情。
“恶脸”这个词汇在描述负面情绪和表情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和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对情绪表达的认知。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沟通能力和情感理解。
1.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2.
【脸】
(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引证】
吴均《小垂手》-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 白居易《昭君怨》-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组词】
脸蛋、 脸巴子、 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