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5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55:47
“休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为“不要问”或“停止询问”。它传达了一种请求或命令,要求对方不要再继续提出问题或进行询问。
在不同的语境中,“休问”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休问”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休”字有停止、休息的意思,“问”字则表示询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有些事情被认为是“不可问”的,如个人的隐私或某些敏感话题。因此,“休问”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避免触及他人的敏感点。
“休问”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神秘或封闭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某些不可言说或不愿分享的事情。它也可能引发一种好奇心,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事情是“不可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使用“休问”的情况。例如,当朋友询问一些过于私人的问题时,我会礼貌地告诉他们“休问”,以保护自己的隐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休问”来创造一种神秘的氛围:
休问那山中事,
自有仙人知。
云深不知处,
只在此山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神秘的山谷,云雾缭绕,一个人站在山谷前,似乎在说“休问”。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神秘或宁静的旋律,来配合“休问”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n't ask”或“No questions”,但这些表达在语气和文化含义上可能与“休问”有所不同。
“休问”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命令,还承载着一种礼貌和尊重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休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1.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
2.
【问】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问,讯也。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 、 《周礼·大宗伯》-时聘曰问。 、 《仪礼·聘礼》-小聘曰问。 、 《论语》-问人于他邦。 、 《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 、 《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列子·汤问》-问其故。 、 《后汉书·列女传》-跪问其故。 、 《史记·孔子世家》-景公问政孔子。 、 《史记·滑稽列传》-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 宋·欧阳修《归田录》-康肃问曰。 、 《左传·庄公八年》-公问不至。
【组词】
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 问信、 问官答花、 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 问岁、 问禁、 问遂、 问对、 问知、 问俗、 问卦、 问经、 问龟、 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