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3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30:59
词汇“史钞”是一个相对较为专业的术语,主要在历史学和文献学领域中使用。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史钞”进行深入分析:
“史钞”字面意思是指对历史资料的摘录或抄录。它通常指的是从原始历史文献中摘录出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可能包括历史**、人物传记、制度变迁等。史钞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和传播重要的历史信息,同时也便于研究者查阅和分析。
“史钞”一词源自**古代文献学,最早见于宋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史钞的编纂方法和内容都有所发展和变化,但其核心功能——保存和传播历史资料——始终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历史被视为国家的记忆,史钞的编纂和保存是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史钞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历史的资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历史的尊重和责任感。
提到“史钞”,我联想到的是历史的厚重感和学者的严谨态度。这个词让我感受到历史的连续性和人类对知识传承的不懈追求。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曾使用过一些古代的史钞来支持我的论点。这些史钞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证据,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历史**。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史钞”:
在古老的史钞中,
我寻觅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行文字,
都是时间的见证。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昏黄的灯光下,仔细抄录着古籍中的史料。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和知识的传承。
在西方文献学中,类似的术语可能是“excerpt”或“extract”,它们也指从原始文献中摘录的内容,但在使用和编纂方法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史钞”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历史学和文献学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历史的传承,也体现了学者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在未来的学*和研究中,我将继续重视史钞的价值,并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它。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钞】
掠取;抢掠 同: 抄
【引证】
《说文》。俗字作抄。-钞,叉取也。从金,少声。 、 《通俗文》-遮取谓之抄掠。 、 《后汉书·公孙瓒传》-攻钞郡县。
【组词】
钞掠
誊写。也作“抄”。
【引证】
《明史·张溥传》-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
【组词】
钞白、 钞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