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1:54
“休闲地”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放松的、不紧张的状态或环境。它可以用来描述人的行为、场所或时间,强调的是一种非工作、非正式的轻松状态。
在文学中,“休闲地”可能用来描绘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或者一个人在周末的悠闲时光。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一个人在休息或放松的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旅游管理,它可能涉及到设计休闲设施或推广休闲活动。
同义词:悠闲地、放松地、闲适地 反义词:紧张地、忙碌地、急促地
“休闲地”一词源自英语单词“leisurely”,经过演变,在中文中形成了特定的表达方式。它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休闲和放松的重视。
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中,“休闲地”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状态,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视。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联想到阳光下的草地、温暖的咖啡和一本好书。
我记得有一次周末,我和朋友们选择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休闲地度过了一整天,那种放松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里,我休闲地漂流,任思绪如风,自由地飞翔。”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躺在草地上,阳光洒在身上,耳边是轻柔的风声和远处鸟儿的歌唱。
在英语中,“leisurely”或“relaxed”可以对应“休闲地”,虽然在不同文化中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追求休闲和放松的本质是相似的。
“休闲地”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描述状态的词汇,它还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1.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
2.
【闲】
(会意。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闲,阑也。 、 《易·家》。注;“阑也。”-人闲有家。 、 《易·大畜》。注:“阂也。”-日闲舆卫。 、 《周礼·虎贲氏》。郑玄注:“闲,梐枑。”贾公彦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舍则守王闲。
3.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