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0:50
词汇“一中同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一中”可能指的是“一个中心”或“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同长”可能指的是“长度相同”或“标准一致”。结合这两个部分,词汇“一中同长”可能指的是在某个系统或结构中,所有元素都围绕一个中心并以相同的标准或长度来构建。
由于“一中同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的字面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
在强调集体主义和统一性的文化中,“一中同长”可能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例如,在某些组织或国家结构中,可能追求这种一致性和统一性。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与团队合作或项目管理时,追求“一中同长”的原则,确保所有成员或部分都遵循同一标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画布上,我们绘制‘一中同长’,每一笔都凝聚着和谐的光芒。”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强调统一性和一致性,但具体表达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
“一中同长”强调了统一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性,在特定领域和语境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有助于在设计和组织中追求更高的效率和和谐。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