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7:29
词汇“年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年疏”字面意思是指每年一次的疏浚或清理工作。在古代,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河道、沟渠等水道的定期清理,以确保水流畅通。
由于“年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水利工程相关的专业文献中,可能会提及这个词。
“年疏”由“年”和“疏”两个字组成。“年”表示时间单位,每年;“疏”表示疏通、清理。这个词可能在古代水利工程中常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古代**,水利工程是国家管理的重要部分,年疏作为维护水利设施的一种措施,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自然环境的调控。
提到“年疏”,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农耕社会,以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敬畏。这个词带有一种历史感和传统文化的韵味。
由于“年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如果参与或了解古代水利工程,可能会在相关讨论中提及。
在创作中,可以将“年疏”用于描述古代水利工程的场景,或者用它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人们在河道边进行年疏作业的场景,或者听到水流被疏通后的潺潺声。
由于“年疏”是一个特定于**古代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通过对“年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对水利工程的重视,以及这个词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仍然是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疎,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疏,通也。 、 《国语·周语》。注:“通也。”-疏为川谷,以导其气。 、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柳宗元《天说》-疏为川渎、沟洫、陂池。 、 《史记·河渠书赞》-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组词】
疏决、 疏漏、 疏源、 疏瀹、 疏辟、 疏涤、 疏治、 疏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