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2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24:03
年湮世远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年湮”和“世远”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时间久远,世代久远。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历史悠久,时代久远的事物或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年湮世远 常用于描绘古代遗迹、历史**或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
反义词:
年湮世远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年湮”指的是时间流逝,岁月消逝;“世远”则指世代久远。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年湮世远** 常与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它强调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文化重视历史和传统的体现。
这个成语给人以深沉、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老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尊重。
在参观历史遗址时,我深刻感受到了年湮世远的意义,那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年湮世远,古道西风瘦马,
岁月如梭,留下千古佳话。
想象一幅画面:古老的城墙,斑驳的石碑,风中传来悠远的钟声,这些都能唤起对年湮世远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ncient and distant" 或 "long-standing",但这些表达没有 年湮世远 那样深沉和诗意。
年湮世远 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时间的久远,也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认同感。
然而年湮世远,师传歇绝。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湮】
(形声。从水,垔(yīn)声。本义:埋没,不被人所知道)。
同本义。
【引证】
《新唐书·魏征传》-始丧乱后,典章湮散。
【组词】
湮没不彰、 湮佚、 湮沉
3.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4.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