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4:09
“亡羊补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基本含义是指在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或再次发生。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后补救的重要性,即使是在损失已经发生的情况下。
在文学作品中,“亡羊补牢”常用来比喻在错误或损失发生后采取措施纠正或弥补。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提醒人们在出现问题后不要放弃,而应该及时采取行动。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风险管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预防措施和危机应对策略的重要性。
同义词:
反义词: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及时补救和预防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亡羊补牢”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调整和补救,以达到平衡和稳定。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于预防和应对危机的重视,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努力。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气馁,而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它也让人联想到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和希望的情景。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疏忽导致了一个小错误,但及时采取了“亡羊补牢”的措施,最终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及时补救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雨过后,彩虹初现,
亡羊补牢,心怀希望。
错误虽多,勇气不减,
及时行动,未来可期。
在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修补破损的羊圈,周围是广阔的草原和蓝天白云,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在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首轻快的音乐,伴随着修补羊圈的声音,传达出积极和乐观的情感。
在英语中,“亡羊补牢”可以对应为“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这个表达也强调了事后补救的概念,但在具体语境和用法上有所不同。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教会了我在面对问题时及时采取行动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深远影响。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张学良始则失地,今幸固守锦州,~,可称晚悟。
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羊】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同本义 。反刍类,以食草为生。一般头上有一对角,有许多品种。
【引证】
《说文》。孔子曰:“半羊之字以形举也。”-羊,羊兽也。 、 《礼记·曲礼》-羊曰柔毛。 、 《大戴礼记·少牢》-羊曰少牢。 、 《礼记·月令》-食麦与羊。 、 《易·说卦》-兑为羊。 、 《汉书·李广苏建传》-杖汉节牧羊。
【组词】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羊群蚁阵、 羊酒花红、 羊车过市、 羊耳风、 羊脏、 羊羔、 羊儿风
3.
【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补,完衣也。 、 《吕氏春秋·顺说》-田赞衣补衣。 、 唐·白居易《村居卧病》-补褐防寒岁。
【组词】
补衣;补袜;补衬、 补衣
4.
【牢】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牢,闲养牛马圈也。 、 《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 、 《战国策·楚策》-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周礼·充人》-祀五帝则系于牢。 、 《列子·仲尼》-长幼群聚,而为牢藉。 、 《庄子·达生》-元端以临牢筴。
【组词】
牢栈、 牢筴、 牢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