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22
“时不我待”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基本含义是指时间流逝不会因为个人的意愿而停滞,强调要抓紧时间,不要拖延,否则机会就会错过。
“时不我待”源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时不可失,敌不可纵。”后来演变为“时不我待”,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和行动的紧迫性。
在传统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时间的重视和对行动的强调。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广泛用于激励人们珍惜时间,抓住机遇。
这个成语给人以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醒人们不要浪费时间,要积极行动。它激发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促使人们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不要拖延,尤其是在面对重要的工作和学*任务时。例如,当我意识到一个项目截止日期临近时,我会对自己说:“时不我待,我必须立刻开始行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开正艳,
时不我待,莫负春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意思相近,都强调时间的无情和行动的必要性。
“时不我待”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醒我要珍惜时间,还激励我要积极行动。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时间的价值和行动的重要性。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这项任务十分紧迫,~。
1.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我】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自称;自己。
【引证】
《说文》-我,施身自谓也。 、 《易·观卦》-观我生。 、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
4.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