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9:33
词汇“昨来”在中文中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表达,通常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昨来”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昨来”字面意思是指“昨天来到”或“昨天发生”。它由两个字组成:“昨”指的是昨天,即今天的前一天;“来”表示到来或发生。
在文学作品中,“昨来”常用于描述过去的**或情境,赋予文本一种怀旧或回忆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昨天”或“昨天来”。在专业领域,除非涉及历史或文学研究,否则很少使用。
“昨来”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昨”和“来”两个常用汉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种表达方式较为常见,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为简洁的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对于时间的描述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昨来”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汉语的诗意和韵律美。
“昨来”这个词给人一种时光流转、往事如烟的感觉,常引发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较少使用“昨来”这个词,但在阅读古文或诗词时,会遇到这样的表达,感受到其独特的韵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昨来风雪夜,今朝花开时。”这样的表达增添了诗歌的时空感和对比效果。
想象一幅画面:昨夜的风雪覆盖了大地,今晨阳光照耀下,万物复苏。这样的场景与“昨来”的意境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me yesterday”,但缺乏“昨来”所带有的文学和历史韵味。
“昨来”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虽不常用,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在学*和使用这类词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语的文化底蕴。
1.
【昨】
(形声。从日,乍声。本义:隔夜,上一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絫日,从日,乍声。-昨,垒日也。 、 《苍颉篇》-昨,隔日也。 、 《尔雅》-夏日复昨。 、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组词】
昨伲、 昨而子、 昨日子、 昨几、 昨夜、 昨宵、 昨暝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