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0:0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0:04:39
“昨儿”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北方方言中使用,特别是在北京话中较为常见。它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昨天”,用来指代前一天的时间。
在口语中,“昨儿”常用于日常对话,给人一种亲切、随意的感觉。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描写北京或北方地区生活的作品中,作者可能会使用“昨儿”来营造地方特色和时代氛围。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因为它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
同义词:昨天、昨日 反义词:今儿(今天)、明儿(明天)
“昨儿”的词源较为简单,它是由“昨”和“儿”两个字组成。在汉语方言中,“儿”常常作为后缀,用来构成名词或时间词,增加亲切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昨儿”在北方方言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示“昨天”的常用词汇。
在**的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方言的使用非常普遍。因此,“昨儿”这个词汇在北方人的日常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词,更是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
“昨儿”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常的对话、邻里间的交流,以及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家人或朋友使用“昨儿”这个词,尤其是在电话或面对面的交谈中。它让对话显得更加自然和亲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昨儿”: 昨儿的风,轻拂过老槐树的枝桠, 昨儿的梦,飘散在晨曦的露珠里。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老北京胡同里,阳光洒在青砖上,一位老人坐在门前,用北京话说着“昨儿”的故事。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怀旧。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昨儿”的词汇,但可以用“yesterday”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对于时间词的使用和表达方式各有特色。
通过对“昨儿”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方言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词,更是地域文化和语言特色的体现。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方言词汇的使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昨】
(形声。从日,乍声。本义:隔夜,上一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絫日,从日,乍声。-昨,垒日也。 、 《苍颉篇》-昨,隔日也。 、 《尔雅》-夏日复昨。 、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组词】
昨伲、 昨而子、 昨日子、 昨几、 昨夜、 昨宵、 昨暝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