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1:45
手工:指用手或手工工具进行的工作,区别于机械化生产。它强调的是个人的技艺、精细度和独特性。
“手工”一词源自汉语,由“手”和“工”两个字组成,直译为“手的劳动”。在古代,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手工完成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化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但手工制品因其独特性和艺术性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现代社会,手工制品往往被视为高品质、高价值的象征,尤其是在追求个性化和环保意识的今天,手工制品因其独特性和环保性而受到推崇。
“手工”一词常让人联想到温暖、亲切和独特,它代表着一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也象征着制作者的用心和情感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尝试过手工制作一些简单的物品,如手工书签、手工皂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我放松心情,也让我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诗歌:
在时光的织机上,
我用手工编织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针一线,
都是心灵的低语。
在不同文化中,“手工”都有着类似的含义,但在具体的使用和重视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手工制品可能更受重视,被视为传统和艺术的象征。
“手工”一词不仅代表着一种制作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在现代社会,尽管机械化生产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手工制品因其独特性和情感价值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手工”这一词汇,能够更好地表达我们对传统、文化和个性的尊重和追求。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