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1:56
“狼多肉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狼很多而肉很少。基本含义是形容资源稀缺,竞争者众多,导致每个人能分到的资源非常有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在某些情况下,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导致竞争激烈。
在不同的语境中,“狼多肉少”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狼多肉少”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显然是基于狼群争夺食物的情景而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竞争激烈的场景中。
在**文化中,狼通常被视为贪婪和凶猛的象征,因此“狼多肉少”这个成语也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暗示了竞争的残酷性和资源的稀缺性。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紧张和焦虑,因为它描绘了一个竞争激烈、资源稀缺的环境。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在类似情况下的经历,感受到压力和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求职市场上感受到“狼多肉少”的情况。当时,许多求职者竞争有限的职位,每个人都尽力展示自己的优势,希望能脱颖而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在这个狼多肉少的时代,
每个人都在追逐那有限的希望。
竞争如同狼群的厮杀,
谁能在这场游戏中胜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狼在荒野中争夺一块肉,这个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狼多肉少”的含义。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激烈的音乐来配合这个成语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utthroat competition”或“a zero-sum game”,它们都传达了竞争激烈和资源有限的含义。
“狼多肉少”这个成语在描述竞争激烈和资源稀缺的环境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应用,也在专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理解和表达复杂的竞争环境非常有帮助。
现在我们的东西奇缺,~。
1.
【狼】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
2.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3.
【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引证】
《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肉,胾肉。 、 《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 、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食肉矣。 、 《礼记·曾子问》-不归肉。 、 《周礼·内饷》-辨体名肉物。
【组词】
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 肉山脯林、 肉林、 肉腥、 肉糜、 肉羹
4.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