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1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17:13
“万年之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长远而持久的计划或策略,通常指的是那些影响深远、长期有效的决策或规划。它强调的是计划的时间跨度和持久性,暗示这种计划不会因为短期变化而轻易改变。
在文学作品中,“万年之计”常用来形容那些深谋远虑、影响深远的策略或计划,如政治、军事或商业策略。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任何长期或持久的计划,不限于特定领域。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这个词汇强调的是长期可持续的规划和决策。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长远规划”更侧重于时间的远大,而“持久计划”则强调计划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的是短期性和临时性。
“万年之计”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其中的“万年”指的是极长的时间,而“计”则是计划或策略的意思。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万年之计”常与深思熟虑、长远眼光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强调长期规划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时。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稳重和信任。它让我联想到那些经过深思熟虑、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决策和计划,这种联想增强了我在面对长期项目时的信心和决心。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参与制定一个长期的产品发展计划,我们称之为“万年之计”,这个计划帮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长期的竞争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年之计,深藏于心,岁月流转,不变初衷。”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历史长河的画作,其中隐含着各种深远的影响和计划。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首缓慢而深沉的音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计划的持久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ng-term strategy”或“century plan”,它们都强调了计划的长远性和持久性,但在表达上略有不同。
“万年之计”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和表达长期规划的概念,还增强了我在面对复杂和长期项目时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欣赏其在语言和文化中的丰富内涵。
南北讨论之时,唐绍仪因一时之感动,未察国家~,主持共和,不可谓非失策矣。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
1. 【万年】 祝祷之词。犹万岁;长寿; 极言年代之久远; 死的婉辞; 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