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3:46
词汇“[甲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甲役”一词的字面意思可能与“甲”和“役”两个字有关。在古代,“甲”可能指盔甲或甲级,而“役”通常指服役或劳役。因此,“甲役”可能指的是最高级别的服役或劳役,或者是穿着盔甲进行的服役。
在古代军事文献中,“甲役”可能指的是士兵穿着盔甲执行的战斗任务或军事行动。在其他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某种高级别的劳役或服务。
“甲役”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军事制度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被其他词汇所替代,如“重要任务”或“高级服役”。
在古代社会,军事服役是男性公民的重要职责,而“甲役”可能是对那些表现出色的士兵的奖励或提升。
提到“甲役”,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英勇。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情感。
由于“甲役”是一个较为古老和专业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历史研究或军事讨论中,这个词可能仍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可以使用“甲役”这个词来增强历史氛围:
铁甲寒光映日月,
勇士甲役战沙场。
提到“甲役”,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士兵穿着盔甲的画面,以及战场上金属碰撞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甲役”的词汇,但类似的军事术语可能存在于其他文化中,如英语中的“elite service”或“combat duty”。
“甲役”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军事制度和社会结构。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它可能不常用于日常交流,但在特定领域和语境中,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 、 《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 《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组词】
莩甲;甲坼
2.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