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9:46
词汇“甲戟”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甲戟”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甲”和“戟”的组合。其中,“甲”通常指古代战士穿的盔甲,而“戟”是一种古代的长柄武器,类似于矛和斧的结合体。因此,“甲戟”可能指的是装备有盔甲和戟的战士或军队。
由于“甲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到装备有盔甲和戟的军队或战士。
“甲戟”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古代军队的装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可能只在历史文献或特定领域中出现。
在古代**,甲戟是军队的重要装备,代表了军事力量和防御能力。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地出现在历史研究和军事博物馆中,用于教育和展示古代军事文化。
提到“甲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庄严和历史的沉重感。
由于“甲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这个词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要在创作中使用,可能会在历史小说或军事题材的作品中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甲戟”来描绘古代战场的景象:
铁甲寒光映日辉,
戟锋破空声如雷。
甲戟之士立战场,
英勇无畏显威仪。
提到“甲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士穿着盔甲、手持戟的画面,以及战场上金属碰撞的声音和战士的呐喊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描述古代军队的装备,如罗马的“盾牌和长矛”(scutum and pilum)。
“甲戟”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代表了古代军事文化的一部分。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战争和军事装备的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这个词的使用场景有限,但它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汉语和文化的认识。
1.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 、 《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 《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组词】
莩甲;甲坼
2.
【戟】
(会意。从戈,从榦(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同本义 。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引证】
《说文》-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 、 《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戟广寸有半。 、 《诗·秦风·无衣》-修我矛戟。 、 《史记·项羽本纪》-交戟之卫士。 、 《广东军务记》-刀戟纵横。
【组词】
戟戈、 戟盾、 戟牙、 戟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