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1:56
拱璧(gǒng b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建筑中用于支撑屋顶的半圆形石块或砖块,通常位于门或窗的上方。基本含义是指一种建筑结构元素,也常用来比喻重要的、珍贵的事物或人物。
拱璧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拱璧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建筑学,最初指的是建筑中的半圆形支撑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重要的、珍贵的事物或人物。
在**传统文化中,拱璧常与古代建筑和宫殿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稳固和庄严。在现代社会,拱璧更多地被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团体中的核心人物。
拱璧这个词给人一种稳固、庄严和珍贵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建筑的宏伟和历史的厚重。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担任核心角色,同事们称我为团队的“拱璧”,这让我感到责任重大但也充满成就感。
诗歌:
在岁月的长河中,
你是那座古老的拱璧,
支撑着历史的重量,
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视觉:想象一座古老的教堂,拱璧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上面,形成斑驳的光影。 听觉:想象在古老的教堂中,回荡着悠扬的钟声,与拱璧的庄严氛围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keystone”,指的是拱门中最上面的那块石头,也是比喻重要的、关键的事物或人物。
拱璧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不仅指代具体的建筑结构,还常用来比喻重要的、珍贵的事物或人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拱】
(形声。从手,共声。本义:抱拳,敛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拱,敛手也。 、 《论语》-子路拱而立。 、 《礼记·玉藻》-颐羀垂拱。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拱,谓合两手也。”-与我其拱璧。 、 《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组词】
拱默、 拱伏、 拱手听命、 拱候、 拱揖
2.
【璧】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璧,瑞玉环也。 、 《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肉倍好谓之璧。 、 《白虎通》-璧者,方中圆外。 、 《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宏璧。 、 《周礼·大宗伯》-以苍璧礼天。 、 《诗·卫风·淇奥》-如圭如璧。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组词】
璧不可以防寒、 璧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