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6:03
词汇“乞闲”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乞闲”的分析:
“乞闲”字面意思是指请求或寻求闲暇、休息的状态。其中,“乞”意味着请求,“闲”则指空闲、不忙碌的状态。
由于“乞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出现,表达某人渴望休息或逃避繁忙生活的愿望。
“乞闲”的词源较为简单,由“乞”和“闲”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历史演变。在古代文献中可能偶尔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低。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闲暇的渴望可能更加强烈,因此“乞闲”这样的词汇可能在表达对休息和放松的向往时有所体现。
“乞闲”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忙碌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精神放松的渴望。
由于“乞闲”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乞闲”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喧嚣的都市,我乞闲于绿荫之下,
渴望一日的宁静,远离尘世的纷扰。
“乞闲”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自然环境,如山林、湖泊,或者是轻松的音乐,如轻柔的钢琴曲。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乞闲”的词汇,但表达对闲暇渴望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乞闲”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创作中,它可能成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元素。
1.
【乞】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乞,谓行匄也。 、 《春秋·僖公八年》-郑伯乞盟。 、 《谷梁传》-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 、 《庄子·盗跖》-操瓢而乞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钱币乞之。 、 宋·苏轼《教战守策》-乞为囚虏之不暇。 、 《明史》-瑞亦屡疏乞休。
【组词】
乞化、 乞言、 乞邻、 乞粮、 乞活、 乞募、 乞麾、 乞灵、 乞请
2.
【闲】
(会意。从门中有木。本义:栅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闲,阑也。 、 《易·家》。注;“阑也。”-人闲有家。 、 《易·大畜》。注:“阂也。”-日闲舆卫。 、 《周礼·虎贲氏》。郑玄注:“闲,梐枑。”贾公彦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舍则守王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