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2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27:02
敌忾(dí kài)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对敌人的愤怒和憎恨”。它由两个字组成:“敌”表示敌人或对手,“忾”表示愤怒或憎恨。基本含义是指对敌人的强烈反感或敌意。
敌忾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敌忾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敌”一直表示敌人,而“忾”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愤怒或憎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的组合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敌忾可能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或集体荣誉感相关联。例如,在国家面临外部威胁时,敌忾心可能被激发,成为团结人民的力量。
敌忾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和憎恨。这种情感可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反抗精神,但也可能导致过度的敌意和冲突。
在个人生活中,敌忾可能体现在对不公正行为的强烈反感,或者在面对挑战时的坚定立场。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受到不公正对待而产生敌忾心,从而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诗歌中,敌忾可以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
敌忾如烈火,燃烧我心间,
面对不义者,怒焰永不灭。
敌忾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电影中的战斗场景,或者激昂的音乐,如进行曲,这些都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和敌意。
在不同语言中,表达对敌人的愤怒和憎恨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hatred”或“animosity”,而西班牙语中可能使用“odio”或“aversión”。
敌忾是一个表达强烈负面情感的词汇,它在文学和特定社会背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立场,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表达敌意时要保持理性和克制。
1.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
2.
【忾】
(形声。从心,气声。 本义:叹息,感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忾,大息也。 、 《诗·曹风·下泉》-忾我寤叹。 、 《礼记·祭义》-忾然心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 《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