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5:21
冥资(míng z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为死者准备的财物或物品,通常是指在丧葬仪式中使用的纸钱、纸扎物品等,用于供奉给亡灵,以便他们在阴间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冥资可能被用来描绘丧葬仪式的庄重和哀伤氛围,或者用来象征生死的界限。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直接使用“纸钱”或“冥币”来代替冥资,因为它更通俗易懂。在专业领域,如民俗学或学,冥资*可能被用来讨论丧葬俗和信仰。
同义词:纸钱、冥币、阴钱 反义词:阳资(指现实生活中使用的财物)
冥资一词源自古代*的丧葬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式和意义有所变化。最初,冥资可能包括真实的财物,后来逐渐演变为纸制品,以适应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和信仰。
在传统文化中,冥资**的使用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对死后世界的信仰。它不仅是丧葬仪式的一部分,也是生者与死者之间情感联系的象征。
冥资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哀伤和庄重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和死亡的不可避免。在表达中,它可能被用来唤起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思。
在个人经历中,冥资可能与参加过的丧葬仪式有关,或者是家族传统的一部分。例如,在清明节时,家人可能会准备冥资去祭拜祖先。
在诗歌中,冥资可以被用来象征生死的界限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春风拂过墓园,
纸钱飘散如雪,
冥资化作思念,
穿越阴阳的界限。
冥资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纸钱燃烧的火焰和烟雾,以及纸扎物品的形状和颜色。听觉联想可能包括丧葬仪式中的哀乐和诵经声。
在不同文化中,为死者准备的物品和仪式各有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多使用鲜花和蜡烛来纪念逝者,而不是纸钱和纸扎物品。
冥资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的丧葬俗和信仰,也承载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