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15:59
“冥财”一词通常指的是在传统文化中,人们为已故亲人烧化的纸钱、纸物品等,用以在阴间或冥界供其使用。这些物品包括纸币、金银箔、纸房子、纸车等,象征着对逝者的纪念和供养。
在文学作品中,“冥财”常被用来描绘丧葬*俗或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直接提及烧纸钱的行为,尤其是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在专业领域,如民俗学或**学,“冥财”可能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同义词:纸钱、阴间货币、冥币 反义词:阳间财富、现实货币
“冥财”一词源于*古代的丧葬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式和意义有所变化,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在古代,人们相信死后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似,因此需要为逝者准备相应的物品。
在*传统文化中,“冥财”是表达对逝者尊重和怀念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死观念的理解和对家族传统的维护。在现代社会,随着观念的变化,这一俗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地区和家庭中仍被保留。
提及“冥财”,我联想到的是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一词汇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传统的敬仰。
在我的家乡,每年清明节,家人都会准备冥财,前往祖坟烧化,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冥财”:
春风拂过墓园,
纸钱飘散如雪,
冥财化作思念,
穿越阴阳两界。
想象一下,在清明节,墓地上空飘散着纸钱,伴随着燃烧的烟雾和人们的低语,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对“冥财”的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俗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墨西哥的“亡灵节”中,人们也会为逝去的亲人准备食物和物品,以示纪念。
“冥财”这一词汇不仅反映了的丧葬俗,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对传统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社会。
1.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2.
【财】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引证】
《说文》-财,人所宝也。 、 《广雅》-财,货也。 、 《周礼·太宰》。注:“泉谷也。”-以九赋敛财贿。 、 《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与其财用。 、 《礼记·坊记》。注:“币帛也。”-先财而后礼。 、 《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 、 《六书故》-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 、 《周礼·天官·宰夫》-乘其财用之出入。 、 《韩非子·说难》-暮而果大亡其财。 、 贾谊《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组词】
资财、 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