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40:07
词汇“烦恼空”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搭配,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这个词组。
将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烦恼空”可能指的是烦恼的本质是空性的,即烦恼本身并不具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它是一种无常的心理状态。
在**语境中,“烦恼空”可能指的是通过修行认识到烦恼的本质是空,从而达到解脱。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表达一种对烦恼的超然态度,认识到烦恼的虚幻性。
“烦恼”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意指心理上的困扰。“空”在中有着深远的意义,源自梵文“śūnya”,意为空无。随着在**的传播,“空”的概念逐渐融入汉语中。
在**文化中,“烦恼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通过修行认识到烦恼的本质是空,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可能被用来提醒人们认识到烦恼的暂时性和虚幻性,从而减少心理压力。
这个词组可能带有一种超脱和宁静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通过修行达到心灵平和的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烦恼空”的概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心理压力,认识到烦恼的暂时性,从而采取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烦恼如云烟,空性见真如,心随流水去,自在无拘束。”
结合**音乐和禅修的画面,可以让人联想到“烦恼空”的境界,带来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受。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解释来传达相似的概念,如“emptiness of troubles”或“illusion of worries”。
“烦恼空”这个词组在**文化中有着深刻的意义,它提醒我们认识到烦恼的本质是空,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在现代社会,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心理压力,采取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1.
【烦】
(会意。从页(xié),从火。从“页”表示与头部有关;从“火”,表示发烧。本义:头痛发烧)。
烦躁,烦闷。
【引证】
《说文》-烦,热头痛也。 、 《素问·生气通天论》。注:“谓烦躁。”-烦则喘喝。 、 《淮南子·精神》。按,旱热也。-烦气为虫。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 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烦,愁苦。) 、 《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
【组词】
心烦、 烦积、 烦困、 烦怨
2.
【恼】
(形声。从心,惱(nǎo)声。本义:恼恨;生气;发怒)。
同本义。
【引证】
唐·卢仝《寄男抱孙》-任汝恼弟示,任汝恼姨舅。 、 《西游记》-他呆子着了恼的人,张开嘴…被行者轻轻的提将出来。
【组词】
恼聒、 恼懆、 恼燥,恼躁、 恼悔、 恼闷、 恼烦、 恼懊
3.
【空】
使之困穷。
【引证】
《诗·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 、 《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组词】
空乏、 空竭、 空匮
腾让出来。
【引证】
鲁迅《彷徨·离婚》-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
【组词】
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