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1:56
放怀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放开胸怀,不加拘束地表达情感或思想。基本含义是指心情舒畅,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在文学作品中,放怀 常用来形容人物在自然环境中或特定情境下,心情愉悦,情感得以充分表达。在口语中,可以指某人心情放松,不拘小节。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中,可能指个体在安全的环境中释放内心压力。
放怀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放”和“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放”有释放、放开的意思,“怀”指胸怀、内心。随着语言的发展,放怀 逐渐被用来形容心情的放松和情感的自由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放怀** 常与自然、诗歌、艺术等联系在一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情感的自由流动。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鼓励人们释放压力,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放怀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刻。这种情感反应影响我在表达自己时更加自由和真诚。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海边度假时,我真正体会到了放怀的感觉。那是一个宁静的傍晚,海风轻拂,我坐在沙滩上,心情无比放松,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风而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放怀:
海风轻拂,星光闪烁,
我放怀于这无垠的夜空。
心中的诗篇,随风飘扬,
在这宁静的时刻,我找到了自由。
放怀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宁静的海边,轻柔的海风,以及悠扬的海浪声。视觉上,我看到的是广阔的海景和宁静的夜空。听觉上,是自然界和谐的声音,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在英语中,放怀 可以对应为 "let go" 或 "unburden oneself",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释放情感和压力的含义。
放怀 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在忙碌和压力中寻找放松和自由的时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放怀 帮助我更加真诚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