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7: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30:41
懈慢:懈怠懒散,不积极,不勤奋。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态度,表示缺乏动力和热情,做事拖沓,不认真。
“懈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懈”和“慢”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松懈和缓慢。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提到“懈慢之心”,意指松懈和懒散的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勤奋被视为美德,而懈慢则被认为是需要克服的缺点。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懈慢可能被视为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成果的商业环境中。
“懈慢”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懒惰、不负责任和失败。它可能引发人们对自我改进的思考,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和积极。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因为懈慢而错过了重要的学*机会,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积极态度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懈慢”融入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句中,如“春风懈慢,花儿也懒得开放”,以此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懒散。
在英语中,“懈慢”可以对应为“slack”或“sluggish”,这些词汇在描述缺乏活力和动力方面与“懈慢”相似。不同文化对懈慢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勤奋是值得推崇的品质。
通过对“懈慢”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积极态度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提醒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持勤奋和积极,避免懈慢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懈慢”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懈】
(形声。从心,解声。本义:松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懈,怠也。 、 《孝经》-夙夜匪懈。 、 《淮南子》-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懈懈、 懈厥操觚、 懈忒、 懈沮、 懈意
2.
【慢】
(形声。从心,曼声。本义:轻慢;对人无礼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慢,一曰不畏也。 、 《广雅》-慢,惰也。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我远而慢之。 、 《礼记·缁衣》-可敬不可慢。 、 《吕氏春秋·处方》-而长不简慢矣。 、 《左传·庄公八年》-君使民慢,乱将作矣。 、 《荀子·君子》-敬贤者存,慢贤者亡。 、 《吕氏春秋·上德》-荆成王慢焉。 、 《庄子·则阳》-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肃也。 、 《儒林外史》-管家,实是多慢了你。
【组词】
慢骂、 慢亵、 慢狎、 慢视、 慢公、 慢令、 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