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5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54:06
心传: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通过心灵传递信息或知识,不依赖于言语或文字。基本含义是指一种深层次的、直觉性的交流方式,通常涉及情感、智慧或精神的传递。
“心传”一词源自**传统文化,尤其在禅宗和道家思想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它强调的是一种超越言语和文字的直接体验和领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化和领域。
在**文化中,“心传”常与师徒关系、家族传承和精神传统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对深层次情感和智慧传递的重视,与西方文化中的“口头传统”或“书面传统”形成对比。
“心传”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深邃、神秘和温暖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和精神共鸣,以及在沉默中传递智慧的美妙。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体验过“心传”的时刻,比如与一位老朋友的重逢,我们无需多言便能理解彼此的情感和想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心传”:
在沉默的夜里,星辰与心灵对话,
心传的旋律,在宇宙间回响。
无需言语,智慧在心中流淌,
心传的奥秘,在每个灵魂中绽放。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师徒在静谧的山林中交流的画面,强调沉默中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传递。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联想到心传的宁静和深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elepathy”(心灵感应),但它更多强调的是超自然的交流方式,而“心传”则更侧重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传承。
“心传”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深意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刻的情感联系,也反映了文化和精神传承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心传”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内涵。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