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5: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5:12:05
烧瓶 是一个名词,字面意思是指一种通常由玻璃制成的容器,具有长颈和圆形的底部,用于实验室中加热液体或进行化学反应。烧瓶的设计使其能够均匀地分散热量,并且长颈有助于控制反应物的加入和气体的逸出。
在专业领域,如化学和生物学实验室,烧瓶是常见的实验器材,用于各种实验操作。在文学中,烧瓶可能被用作象征性的物品,代表科学、实验或探索。在口语中,烧瓶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科学实验或相关话题时。
同义词:试管、容器、瓶子(在更广泛的语境中) 反义词:无(烧瓶作为一个特定的实验器材,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烧瓶一词源自拉丁语“flask”,经过法语“flacon”演变而来。在17世纪,随着化学实验的兴起,烧瓶作为一种实验器材开始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实验室中的标准设备。
在科学文化中,烧瓶象征着探索和实验精神。它也是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象征。在一些科幻作品中,烧瓶可能与神秘的实验或未来的科技联系在一起。
烧瓶可能让人联想到实验室的严谨氛围和科学家的专注工作。它也可能唤起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科学奇迹的期待。
在高中化学课上,我曾经使用烧瓶进行过酸碱中和实验,那是一次既紧张又兴奋的经历,烧瓶成为了我探索化学世界的工具。
在诗歌中,烧瓶可以被描绘为知识的容器,承载着人类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在长颈的烧瓶里, 秘密的液体轻轻摇晃, 每一滴都是探索的脚步, 每一缕蒸汽都是知识的升华。
想象一个安静的实验室,烧瓶在酒精灯的加热下微微发出咕噜声,蒸汽从长颈中缓缓升起,这一幕既宁静又充满活力。
在不同语言中,烧瓶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功能和形状基本相似。例如,在德语中,烧瓶被称为“Kolben”,在法语中称为“fiole”。
烧瓶作为一个科学实验器材,不仅在实验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文化和语言中具有象征意义。它代表了人类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探索。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烧瓶提醒我科学词汇的精确性和其在专业领域的重要性。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瓶】
(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fǒu),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引证】
《说文》-瓶,瓮也。(瓮,汲瓶也)。 、 《方言》五-缶其小者谓之瓶。 、 《易·井》-羸其瓶。 、 《仪礼·士丧礼》-新盆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