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1:59
烧碱,化学名称为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性的无机化合物。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烧碱在工业上广泛用于制造肥皂、纸张、纺织品、清洁剂等,同时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
烧碱一词源于其早期的制备方法,即通过燃烧(烧)碳酸钠(碱)来制得氢氧化钠。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烧碱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烧碱在工业革命时期成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对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在清洁剂和肥皂制造中的应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烧碱作为一种强碱性物质,常常与危险、腐蚀性和工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人们对安全和防护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烧碱可能出现在家庭清洁剂中,但普通消费者通常不会直接接触。在工业生产中,烧碱的使用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在诗歌中,烧碱可以象征净化和转变的力量:
烧碱之手,洗净尘埃, 在化学的舞池中, 它以强碱之名, 赋予新生,褪去旧颜。
烧碱的白色固体形态和溶解时的剧烈反应,可以联想到纯净和强烈的化学变化。在视觉上,它可能与实验室的白色环境和高科技设备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烧碱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化学性质和应用基本一致。例如,在英语中,烧碱被称为“sodium hydroxide”。
烧碱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了解其性质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词汇对于深入理解相关领域至关重要。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碱】
(“碱”为“鹼”的俗字。“鹼”已简化为硷。而礆、鹻、堿、鹹、礆为过去俗用过的杂字)。
盐鹵。
【引证】
《说文》-鹹,北方味也。从鹵,咸声。 、 《书·洪范》-润下作鹹。 、 《周礼·疡医》-以鹹养脉。 、 《素问·阳阴应象大论》-在味为鹹。 、 《本草纲目》-鹹音有二:音咸者,润下之味;音减者,盐土之名。后人作鹼、作鹻,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