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7:04
“商胡”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从事商业活动的胡人,即非的商人。胡人在历史上通常指来自北方或西方的民族,他们经常从事贸易活动,因此“商胡”特指这些民族中的商人。
在文学作品中,“商胡”可能被用来描绘异域风情或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学术讨论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历史时期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
同义词:胡商、外商 反义词:本商(指本地商人)
“商胡”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非**民族的称呼“胡”,结合“商”字表示从事商业活动的人。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古代,商胡的存在反映了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上的文化交流和经济活动。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商品,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提到“商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繁华的市集、异域的商品和多元文化的交融。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历史感和神秘感,激发人们对古代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兴趣。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研究或学*相关历史,可能会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参观历史遗迹时遇到“商胡”这个词汇,从而增加对古代商业和文化交流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长安夜市灯如昼,商胡贩客语声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市集的画作,商胡们身着异域服饰,忙碌地交易着各种商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市集的喧嚣声和不同语言的交织。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来自其他地区的商人,如阿拉伯的“萨拉夫”(Saraf)或欧洲的“商人”(Merchant)。
“商胡”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过去的时代和文化。
1.
【商】
(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汉律志云:商之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商,从外知内也。 、 《广雅》-商,度也。 、 《汉书·赵充国传》-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
【组词】
商略、 商算、 商度、 商羊、 商谜、 商功
2.
【胡】
(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引证】
《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胡,牛顄垂也。 、 《诗·豳风·狼跋》。传:“老狼有胡。”-狼跋其胡。 、 《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胡,谓颈下垂肉也。”-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
【组词】
胡髯朗、 胡皱、 胡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