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11:4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43:33
不绝如线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线一样不断”,比喻事物非常脆弱,几乎要断绝,但还没有完全断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情况非常危急,但还有一线希望或联系。
不绝如线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原文是“不绝如线”,用来形容国家的命运非常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扩展,现在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中。
在文化中,不绝如线 常常与“希望”和“坚持”联系在一起,强调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希望和努力。这种观念在的历史和文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期待。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绝境中寻找出路的人,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段即将破裂的友谊。尽管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脆弱,但我们仍然努力维持着联系,希望有一天能够修复这段关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雨飘摇的夜晚,
我们的爱不绝如线,
穿过黑暗,穿过绝望,
依然紧紧相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细线的画面,细线在风中摇摆,但始终没有断裂。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柔和但充满力量的音乐,来表达这种脆弱但坚韧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nging by a thread”,意思相近,都是形容情况非常危急,但还有一线希望。
不绝如线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脆弱状态,还强调了希望和坚持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降及孝成,复加恤问,稍益衰弱,~。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绝】
(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绝,断丝也。 、 《史记》-冠缨索绝。
【组词】
绝缨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线】
(形声。从糸(mì),戔(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线,缕也。 、 《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如线。 、 《红楼梦》-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
【组词】
线儿提的、 毛线;丝线;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