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20:40
僵硬(jiāng yìng)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物体或身体部位缺乏弹性或灵活性,不易弯曲或移动。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态度、行为或思维方式缺乏灵活性,固执或不自然。
“僵硬”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僵”字原指尸体僵直,而“硬”字则表示坚硬。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形容物体或人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词汇。
在某些文化中,“僵硬”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特质,因为它暗示缺乏适应性和开放性。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强调坚持原则或坚定立场时,“僵硬”也可能被赋予正面意义。
“僵硬”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舒适、不自然或不灵活的状态。它可能引发对 rigidity(刚性)和 inflexibility(不灵活性)的联想,影响人们对事物或人的整体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长时间工作而导致颈部僵硬的情况,这种体验让我更加意识到身体活动的重要性,以及适时放松和休息的必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僵硬”来创造一种对比效果:
春风拂过,万物复苏, 唯他心门,依旧僵硬。
在英语中,“僵硬”可以对应为“stiff”或“rigid”,它们在描述物体或人的行为时具有相似的含义。然而,“stiff”更常用于描述物理上的僵硬,而“rigid”则更多用于形容思维或行为上的僵硬。
通过对“僵硬”的深入学习,我意识到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状态,还反映了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准确理解和运用“僵硬”这一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僵】
(形声。从人,畺(jiāng)声。本义:仰面向后倒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僵,偾也。 、 《吕氏春秋·贵卒》。注:“偃也。”-鲍叔御公子小白僵。 、 《史记·苏秦传》。注:“仆也。”-佯僵而弃酒。 、 《汉书·梁平王襄传》-即诈僵仆阳病。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僵仆烦愦。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偃仰僵仆。
【组词】
僵死、 僵伏、 僵毙
2.
【硬】
(形声。从石,更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与“软”相对。
【引证】
《通典》-山原川泽,土有硬软。 、 唐时华等《高血压病》-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促使细小动脉硬化。
【组词】
硬米糁、 硬牌、 硬帮、 硬撑撑、 硬胎、 硬倔倔、 硬拐拐、 硬触触、 硬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