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5:04
“万古长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永远像春天一样”,比喻事物永远保持生机勃勃、不衰败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艺术作品或人的精神状态等,表达一种永恒不变的美好。
“万古长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特别是在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永恒美好时常被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因此“万古长春”也常被用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永恒不变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永恒的美好和不变的希望。它鼓励人们追求持久的美好和精神上的不老。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座历史悠久的公园时使用过“万古长春”,来形容其四季如春的美丽景色。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花开万古长春,岁月悠悠,心境如初。”
想象一片永不凋谢的花海,或是一首旋律悠扬、永不褪色的乐曲,这些都可以与“万古长春”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vergreen”或“eternal spring”,但这些词汇在表达上可能没有“万古长春”那么富有诗意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万古长春”这个成语不仅富有诗意,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它提醒我们追求永恒的美好和精神上的不老,是汉语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的深度。
杨朔《三千里江山》:“开遍整个江山的也不再是旧日王朝的无穷花,而是人类历史上~的英雄花。”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3.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4.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1. 【万古】 犹远古; 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 死亡的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