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4:42
“农工”一词通常指的是从事农业劳动的工人,即农民。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也可以指那些在农业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农工”一词由“农”和“工”两个字组成,其中“农”指农业,“工”指工人。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用来指代从事农业劳动的人。
在,农民一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劳动支撑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农工”一词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意义。
提到“农工”,我联想到的是辛勤劳动、朴实无华的形象。这种联想可能源于对农民辛勤工作的尊重和感激。
在我的家乡,农工们每年春天都会忙碌地播种,秋天则忙着收割。他们的辛勤工作确保了我们社区的粮食供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农工”:
晨曦微露,农工的锄头轻敲大地, 播种希望,收获季节的诗篇。
想象一幅画面:金黄的麦田中,农工们弯腰收割,耳边是风吹过麦穗的沙沙声,这幅画面和声音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
在英语中,“农工”可以对应为“farmworker”或“agricultural worker”,这些词汇在英语国家中同样指代从事农业劳动的人。
通过对“农工”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农民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农业劳动者的身份,也承载了对他们辛勤工作的尊重和感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农工”一词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对农业工作者的敬意。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