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2:01
“世界大同”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全世界的人类和谐共处,不分种族、国家、文化,共同追求和平与繁荣的理想状态。这个概念源自**古代的“大同”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互助,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统一。
在文学作品中,“世界大同”常被用来描绘理想化的未来社会,如科幻小说中的人类联合体。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表达对和平与团结的渴望。在专业领域,如国际关系和政治学,它可能被用来讨论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的理念。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全球一体化”更侧重于经济和政治的整合,而“世界大同”则更侧重于文化和价值观的融合。
“世界大同”中的“大同”源自《礼记·礼运》,是**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扩展到全球范围,成为一种普遍的和平与团结的象征。
在**文化中,“世界大同”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和谐”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被用来倡导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特别是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背景下。
“世界大同”这个词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和平、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愿景。它激发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努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国际学生交流活动中听到“世界大同”这个词,它激励我们跨越文化和国界,共同学*和成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星辰的指引下,我们走向世界大同,手牵手,心连心,共筑和平的梦。”
想象一幅画面:不同肤色的人们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圆,背景是和平鸽飞翔的天空。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旋律优美、节奏平和的乐曲,如《和平之歌》。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全球社区”(Global Community)或“世界公民”(World Citizen),它们都强调全球视野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世界大同”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有全球视野,促进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1.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同】 ——见“胡同”hútòng。
1. 【大同】 指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景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某些思想家的一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