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8:37
词汇“世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言或古风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世用”字面意思是指在世间通用或适用的意思。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知识、技能、物品或观念在社会中的普遍适用性和实用性。
在文学作品中,“世用”可能用来强调某种智慧或哲学的普遍价值,如“此书所载之理,实为世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教育、哲学或文化研究中,可能会提及某种理论或方法的“世用性”。
“世用”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世”指世界或社会,“用”指使用或应用。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某种知识或技能的普遍适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言文或古风文学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对社会的贡献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因此,“世用”这个词汇可能与这种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传承有关。
对于我来说,“世用”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典和深邃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历经时间考验仍具有价值的智慧和知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代文献时遇到过“世用”这个词汇,它让我对那些古代智慧的现代应用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世用”:
古卷泛黄,智慧深藏,
世用之理,穿越时光。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古老的图书馆中翻阅着泛黄的书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用的追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世用”的词汇,但类似的观念,如知识的普遍适用性,在各种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通过对“世用”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知识的社会价值和实用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