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5:32
“奉邀”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邀请或接受邀请。它通常用于正式或礼貌的场合,表达一种尊重和诚挚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奉邀”常用于描述贵族或上层社会成员之间的邀请,强调礼仪和尊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显得过于正式,不太常用。在专业领域,如外交或商务场合,“奉邀”可以用来表达对对方邀请的重视和感激。
同义词中,“邀请”较为通用和随意,“恭请”和“敬请”则更加正式和礼貌。反义词“拒绝”和“谢绝”表示不接受邀请。
“奉邀”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奉”意为恭敬地接受或执行,“邀”则是邀请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常用于描述君臣之间的互动,强调礼仪和尊重。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奉邀”这个词汇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社交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奉邀”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正式和庄重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重要的社交场合或正式的仪式。它传达了一种尊重和诚挚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参加一个重要的商务晚宴时,收到了对方的“奉邀”,这让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重视。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奉邀”来表达对某个重要场合的期待和尊重: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奉邀共赏,此景无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正式的宴会场景,人们穿着正装,举杯共庆。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或轻柔的爵士乐,营造一种优雅和正式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aciously invited”或“cordially invited”,都传达了一种礼貌和尊重的态度。
“奉邀”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交意义,它不仅传达了邀请的意愿,还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特定的社交场合,并展现出良好的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邀】
(形声。从辵,敫声。本义:迎候)。
同本义。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邀相见。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邀我至田家。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组词】
邀接、 邀迓、 邀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