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38:29
劳动者:指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以换取报酬的人。这个词汇强调了劳动的付出和劳动者的社会角色。
“劳动者”一词源于汉语,由“劳动”和“者”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从最初的体力劳动者到包括所有通过劳动换取报酬的人。
在**文化中,劳动者被赋予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的辛勤工作被视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翁。
提到“劳动者”,我联想到辛勤、坚韧和奉献。这个词带有一种积极的社会责任感,让人想到那些默默付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作为一名劳动者在暑假期间在一家餐厅打工,那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劳动者”:
晨曦初露,劳动者踏上征程, 汗水滴落,铸就城市的辉煌。 夜幕降临,星光见证他们的坚韧, 劳动者,社会的脊梁,永不言败。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劳动者在烈日下辛勤工作,他们的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背景音乐可以是激励人心的劳动号子,让人感受到劳动者的力量和团结。
在英语中,“劳动者”可以对应为“laborer”或“worker”。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评价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可劳动的价值。
“劳动者”这个词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标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尊重每一份劳动,珍惜每一位劳动者的贡献。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3.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引证】
五代·王衍《醉妆词》-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组词】
者回、 者般、 者流、 者番、 者里、 者个、 者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