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2:12
劳动节:劳动节是一个庆祝劳动者的节日,通常用来表彰和纪念工人阶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劳动节的具体日期和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劳动的价值和工人的权益。
劳动节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工人*,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188年5月1日,美国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一**后来被视为国际劳动节的起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节逐渐被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所采纳,成为法定假日。
在许多国家,劳动节不仅是庆祝劳动者的节日,也是社会和政治表达的平台。例如,工会和左翼政党经常利用劳动节来组织和游行,以提高公众对工人权益问题的关注。
劳动节通常与积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团结、尊重和庆祝。它也可能唤起对工人阶级历史斗争的记忆,以及对更好工作条件的渴望。
在我的国家,劳动节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假日,人们通常会利用这一天与家人和朋友聚会,或者参加各种社区活动。
在诗歌中,劳动节可以被描绘为:
五月的第一天,阳光洒满大地,
工人们的歌声,响彻云霄。
劳动的荣耀,我们共同庆祝,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们携手前行。
劳动节可能让人联想到游行队伍、彩旗飘扬的街道、欢快的音乐和工人们的笑脸。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劳动节的庆祝氛围。
在不同的文化中,劳动节的庆祝方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俄罗斯,劳动节(День труда)与春天的庆祝活动相结合,而在美国,劳动节(Labor Day)通常标志着夏季的结束。
劳动节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不仅是对劳动者贡献的认可,也是对社会正义和平等价值的追求。通过学*和理解劳动节,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以及为改善工人生活条件所做的努力的重要性。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3.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