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1:55
玉器:指用玉石雕刻或加工而成的工艺品,包括各种装饰品、礼器、器皿等。玉器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常被视为吉祥、尊贵和永恒的象征。
玉器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器的种类和工艺不断丰富和发展。在**,玉器一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艺和象征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在**文化中,玉器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如“玉不琢,不成器”寓意人的成长需要磨练。玉器也是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于祭祀、婚嫁等重要场合。
玉器给人以温润、高雅的情感联想,常被视为吉祥和平安的象征。在个人情感表达中,玉器可以代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个人生活中,玉器可能作为传家宝或特殊纪念品被珍藏,也可能作为礼物传递情感和祝福。
在诗歌中,玉器可以被用来比喻美好的品质或景象,如“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玉器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温润的光泽和精致的雕刻,而听觉联想可能是玉器碰撞时发出的清脆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玉器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玛雅文化中,玉器同样被视为珍贵的物品,但在象征意义上可能与**文化有所不同。
玉器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工艺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玉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和传承中华文化。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