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5: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5:23:32
“玉堂体”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文学领域,指的是一种文风或文体,其特点是典雅、庄重、精致,如同宫廷中的玉堂一般高贵。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文学作品或书法作品的风格,强调其高雅和艺术性。
在文学语境中,“玉堂体”常用来评价诗词、散文或书法作品,如评价某位诗人的作品“文风玉堂体”,意味着其作品风格高雅,有宫廷文学的韵味。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文学评论和学术讨论中较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书法、文学研究中,“玉堂体”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
同义词中,“宫廷体”强调的是宫廷文化的背景,而“典雅体”和“高雅体”则更侧重于风格的优雅和高贵。反义词则体现了与“玉堂体”相对的通俗或粗犷的风格。
“玉堂体”一词源于**古代宫廷文化,玉堂在古代指的是宫廷中的高贵场所,因此“玉堂体”自然带有一种高贵、典雅的意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风格。
在**传统文化中,宫廷文化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玉堂体”作为一种文学和艺术风格的描述,体现了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和推崇。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精致生活的向往。
“玉堂体”这个词汇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和精致,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和艺术成就。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遇到“玉堂体”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作品的风格和作者的意图。在欣赏书法作品时,我也常用这个词汇来描述那些风格高雅的作品。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玉堂体”:
玉堂风雅传千古,
笔下生花映月明。
墨香飘溢宫廷韵,
诗心不老梦长青。
在视觉上,“玉堂体”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装饰和精致艺术品。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宫廷音乐的优雅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玉堂体”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宫廷风格”或“贵族风格”在西方文化中也有体现,如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
通过对“玉堂体”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风格,也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运用这个词汇来准确传达我对高雅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
3.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