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4:05
“玉垒”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玉石堆砌或建造的防御工事或建筑物。在古代,玉是一种珍贵的石材,常用于制作礼器和装饰品,因此“玉垒”也常带有高贵、坚固和美丽的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玉垒”常用来形容宫殿、城墙或其他重要建筑的壮丽和坚固,如“玉垒高耸,金碧辉煌”。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历史遗迹或宏伟建筑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考古学中,“玉垒”可能指代特定类型的古代建筑结构。
“玉垒”一词的词源可能源自古代对玉石的崇拜和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代实际的建筑物,也用来比喻任何坚固、美丽或高贵的事物。
在**文化中,玉石一直被视为吉祥、高贵和纯洁的象征。因此,“玉垒”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稳固、皇室的尊贵或理想的境界。
“玉垒”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庄严、宏伟和神秘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宫殿、神话中的仙境或是历史的厚重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参观故宫时听到导游提到“玉垒”,形容故宫的城墙和建筑的壮丽。这让我对古代建筑的工艺和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垒”:
玉垒高耸入云端,
金光闪烁照四方。
千年风雨不曾改,
巍峨依旧显辉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城墙或宫殿,用玉石堆砌,闪耀着光芒。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钟声或鼓声,回荡在玉垒之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金城”或“宝石墙”,用来形容同样的高贵和坚固。
“玉垒”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建筑形式,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古代文化的能力。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