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4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44:17
“上下为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处于上位和下位之间,感到难以处理或决策。基本含义是指在两个相对立或矛盾的立场之间,感到左右为难,无法做出决定。
“上下为难”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困境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和平衡,因此“上下为难”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的矛盾心理。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决策困境。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焦虑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在复杂情境下的人性挣扎和内心的矛盾。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在两个重要**之间做出选择的情境,那时我感到上下为难,最终通过权衡利弊做出了决定。
在诗歌中,可以将“上下为难”融入描述人物内心挣扎的诗句中:
心海波澜起,上下为难间。 抉择何其苦,夜深梦不成。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面露难色,象征着“上下为难”的情境。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段旋律起伏不定、充满紧张感的音乐来表达这种困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意指处于两个不利条件之间,难以抉择。
“上下为难”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的内心挣扎。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还提供了一种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决策过程。
这事让我~。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