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2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25:19
孽海:字面意思是指充满罪孽和恶果的海洋,比喻人世间充满罪恶和苦难的环境或境遇。
“孽海”一词源自**用语,原指人世间的罪孽和苦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成为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用来形容恶劣环境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孽海”常与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善恶有报的信仰。
“孽海”一词给人带来沉重、悲凉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无尽的苦难和罪恶,影响人们对世界的悲观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用“孽海”来形容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家庭环境,表达其中的复杂和痛苦。
诗歌:
在孽海的边缘,我寻找着救赎的光,
每一滴泪,都是对过往的哀伤。
愿这苦海,终有尽头,
让心灵,得以安宁。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a of sin”或“ocean of suffering”,但“孽海”更具有东方**和哲学的色彩。
“孽海”一词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罪恶和苦难的认识,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应用。通过对“孽海”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如何承载文化和情感,以及它在表达复杂概念中的重要性。
1.
【孽】
(形声。从子,薛声。从子,与子孙有关。本义:庶出的,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木萌旁出皆曰蘖,人之支子曰孽,其义略同。”-孽,庶子也。 、 《史记·商君书》-商君者,魏之庶孽公子也。 、 《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孤立之臣,庶出之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通达事理)。
【组词】
孽长子,孽子、 孽出、 孽孙、 孽庶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