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4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47:54
“极力”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尽最大的努力或用尽一切力量。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做某件事情时,不遗余力,全力以赴。
“极力”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极”指的是极限或最大限度,“力”指的是力量或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固定,用来形容尽最大努力的行为。
在**文化中,“极力”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努力精神,这种精神在社会和职场中被广泛推崇。
“极力”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情感反应。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持续努力。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极力克服语言障碍,通过不断学*和实践,最终能够流利地使用第二语言。
在诗歌中,“极力”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力量,如“春风极力吹拂,万物复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攀登山峰,极力向上攀登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努力工作时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在英语中,“极力”可以对应为“strive”或“exert oneself to the utmos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尽最大努力的意思。
“极力”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强调了努力的程度,还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极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决心和努力。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